Sui链DeFi“新贵”是真金白银,还是收割韭菜?Momentum的惊天秘密!

2025-04-02 12:02:21 数字资产项目 author

Sui链上的DeFi新贵?Momentum的野心与现实

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每天都涌现出无数的新项目,它们怀揣着颠覆传统金融的梦想,试图在区块链这片充满机遇但也危机四伏的土地上开疆拓土。Momentum,一个在Sui区块链上启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及代币发行平台,就是这股浪潮中的最新弄潮儿。它以雄厚的融资背景、明星团队以及一个名为ve(3,3)的代币经济模型,高调宣布结束隐身模式,誓要在Sui生态中掀起一场DeFi革命。然而,当我们拨开层层宣传的迷雾,仔细审视这个项目时,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值得警惕的地方。

蹭热点?ve(3,3)模式的真实价值

Momentum的核心卖点之一,是其宣称受到Aerodrome启发的ve(3,3)代币经济模型。这种模式声称能够通过激励机制,将100%的排放、交易费用和奖励直接导向Momentum用户,从而产生“飞轮效应”,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赢。

但稍微了解DeFi历史的人都知道,ve(3,3)并非什么新鲜事物。它本质上是对Curve Finance的veToken模型的变种,旨在解决流动性提供者(LP)的“吸血鬼攻击”问题,即项目方通过高额奖励吸引LP提供流动性,一旦奖励减少,LP便会迅速撤离,导致项目流动性枯竭。

然而,ve(3,3)模型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吗?从过往的实践来看,答案并不乐观。许多采用ve(3,3)模型的项目,最终都陷入了通货膨胀、治理腐败和死亡螺旋的困境。原因很简单:如果代币的价值完全依赖于协议本身的成功,那么一旦协议的增长停滞,代币的价格就会暴跌,进而导致LP撤离,形成恶性循环。

Momentum能否避免重蹈覆辙?目前来看,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虽然它声称会将100%的交易费用和奖励分配给用户,但这是否足以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,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。此外,ve(3,3)模型本身也存在着治理中心化的问题,即代币持有者拥有过多的权力,可能导致决策偏离社区利益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